机械类



发布日期:2021-06-24

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叉学科,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毕业研究生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机械电子专业方向可细分为:机电传动和模拟技术,智能轻工机械和自动包装技术,图像处理分析及测量技术,机器人及机器视觉技术,仿生机械设计和控制技术等。本专业由三个学科的内容交叉而成,课程的设置是上述三个传统学科的融合,其中包括机械及力学模块,计算机及信息模块以及电子电路及控制模块。

专业依托天津市轻工装备设计集成及在线监控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轻工装备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拥有机械测试技术实验室、装备在线监测与控制实验室、工业与服务机器人研究室、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室、包装机实验室、机器视觉检测及应用研究室等专业实验室。为突出专业特色,本专业努力开拓校外优秀实习基地,充分满足学生校外实训、实习需要,目前已有4个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全国,特别是京津冀和滨海新区轻工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备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有机械电子专业知识及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解决实践和工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分析、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5名,中级职称5名;博士以上学历占84.6%,硕士以上学历占100%。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都较为合理。本专业教师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支撑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研究计划,同时承担多项企业合作、技术开发等项目。

学生获奖: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各项竞赛获得多项奖项,其中包括“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天津市CAD竞赛二等奖,天津市大学生力学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广数杯”京津冀本科毕业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创青春”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

毕业生发展:本专业学生可在机械和设备制造、电子工程及电子工业等重要领域担任职务,可就职于汽车和航空制造行业、自动化行业、机器人行业、微型和精密仪器行业、印刷和媒体行业、视觉检测与测量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及传统的机械行业等。每年保送、考研及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很大。


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l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l 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

l 天津市品牌专业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

本专业前身为化工设备与机械,是1958年建校设置的专业之一。1998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要求,专业名称调整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该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基础为主体、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紧缺型、交叉型专业,服务于机械、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环保、能源、材料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学术底蕴深厚、教学和实验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已形成高效传热传质技术与装备、流体流动与非均相分离技术、干燥与粉体加工技术及机械、冷热过程节能与测控、能源环境综合技术与装备等研究方向,在食品机械、热泵装置、环保装置、装置的数字化设计以及控制工程领域的信息不确定性分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近年来,专业教师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高质量的科研产出有力地推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校友资助专项奖学金有力的反哺专业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过程工业发展需要的交叉型专业,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具有在跨文化和多学科背景下的有效沟通、交流和协作能力,以京津冀为中心服务全国的轻工、食品、能源、化工、环保等行业,培养从事过程装备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监督检验、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如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道德与素养:理解工程师职责,明确工程职业道德与伦理责任,并能够自觉将安全、法律法规、环境、文化等非技术因素融入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中;2)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现代实验技术等,解决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监督检测、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3)学习与沟通: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有效沟通、与他人合作以及在多学科团队中行使职责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17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1人、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1人。近年来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科技部、教育部及各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同时承担多项企业合作、技术开发等项目,许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授权发明专利几十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几百篇,编著著作十余本。

合作交流:本专业建有天津市低碳绿色过程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众多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并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剑桥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研究。通过国际合作平台,将建成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产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运行高效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食品与工业过程中的低碳及过程装备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成果转化,并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

学生获奖:本专业获得校友资助,设立“天津科技大学乐惠国际奖学金”及“中福环保”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师科研项目等形式提升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开拓视野,强化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毕业生发展:本专业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叉,集机、电、生化为一体,知识面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竞争力强。可在机械、食品、生物、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社会需求量大。本专业毕业生亦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相关学科方向有化工过程机械、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化学工程等;近年来,考取研究生的学校有:日本名古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中科院,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及天津科技大学等。




机械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机械、材料、自动控制等多学科综合与交叉专业,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本专业依托“机械工程”一级硕士、博士点、以及“天津市轻工装备设计集成及在线监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低碳绿色过程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省级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培养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师生传承“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工匠精神,近年来硕果累累,本科生、研究生团队在天津市及国家级的机械设计创新、节能减排、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中硕果累累,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产学研项目“玻璃器皿压机生产线”创国内该类产品出口先河,“热钢坯标识装备及自动化”项目在国内数家大型钢厂得到应用,市场效果良好;专业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8项,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多个荣誉称号。随着以“模具和柔性制造”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科学及各类材料加工的基础理论,现代工程师必需的基本训练,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具备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材料成型的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加工工艺设计、成型模具设计及生产组织管理的高级科技和工程应用人才。

师资队伍:专业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和实验师各1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留学经历和博士学位的教师7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控制基础、工程测试技术、工程材料学、塑料材料学、模具材料与失效、数控技术、金属与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热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二)、CAD/CAM技术、工程软件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毕业生发展:毕业生可到企业、研究设计院所和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材料成型设备与模具设计开发以及生产运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到汽车、仪表、电子仪器、计算机、机床、航空航天、兵器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或研究单位等从事成型模具方面的设计、制造、研究及管理工作。本专业本科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以推荐免试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两种方式,近几年推荐免试进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多人,毕业生进入高校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占比15%左右。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可追溯到1958年建校之初的轻工机械学科,是天津科技大学建校初期三大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轻工机械行业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本专业现为天津市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始终处于国内同类高校一流水平,拥有完善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场所基地。在天津市轻工机械装备制造的大环境以及本校轻工机械的传统背景下,本专业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注重创新”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实习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先进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等特色轻工机械的认识,以及对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和趋势的理解。

专业牢牢把握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注重与本地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凸现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涵盖轻工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制造技术及装备、机器人技术、监控技术等。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电工电子及计算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械自动化控制五大系列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人文和工程素养,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等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适应变化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轻工机械行业从事设计制造、设备控制、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在职教师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100%为硕士生导师。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形成了以博士生导师、博士教授为带头人的教学科研群体,被评定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本专业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主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天津市级10项、出版教材和教学用书3部。

合作交流:专业注重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合作,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学生参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项目。与本专业具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包括:西班牙巴斯克大学,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科迈达智能食品装备有限公司、昆山巨林科教实业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中煤第三建设集团等。

学生获奖: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制图大赛、金相大赛、CAD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D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毕业设计大赛、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获得多项奖励,参赛作品申报多项专利。

毕业生发展:本专业历史悠久,学生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工业装备的设计开发及集成应用能力,可从事设计制造、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众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设计开发以及企业管理等工作。随着国家建设“制造强国”规划的逐步实施,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毕业生大多在轻工机械、工程机械、机床、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配件、航空航天等三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工程技术专家、总工程师、专家教授或大中型企业领导人和技术骨干。

权威推荐: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李振亮:“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科历史久远,积淀深厚,位于全国轻工机械行业领域的前列。在这里,你将会受到扎实的教育和培养,为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类-车辆工程专业

Vehicle Engineering

l 天津市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

l 汽车工程学会会员单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前身为1972年的制盐机械(盐业专业车辆及设备)专业,专业名称历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汽车),随着教育部专业目录的调整,该专业于2013年正式更名为车辆工程专业。本专业现有“车辆工程”硕士点(学术型)及“车辆工程”硕士点(专业型),车辆工程作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共享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的资源优势,本专业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拥有天津市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一汽夏利汽车公司等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利用实验室开放,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制作的节能赛车和方程式赛车连续5年参加全国比赛,成绩名列前茅,曾分别获得全国第579名的好成绩。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常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能在机械工程,尤其是汽车工程领域和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有关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生产与运行等工作,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汽车工程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电动汽车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安全性与法规、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CAD、汽车CAE、汽车试验学等。

专业特色:依托大机械学科和天津市汽车行业优势,建立起以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特色的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以节能赛车、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赛事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为抓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赛车,综合提高人才的组织协调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天津市汽车行业,将优质企业资源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邀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长城汽车等企业专家担当课程授课教师以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师资力量:汽车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助理研究员1人,有海外留学经历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5%,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生导师1人。其中“汽车构造”教学团队入选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2人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实力,近年来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0余篇。

学生获奖:本专业学生设计的“家用双层旋转式停车位”获得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及天津市一等奖,专业学生还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奖项。学生自己设计组装的节能赛车连续五年参加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以耗油量503.85km/l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第5名。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主组建的“IFA”方程式车队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方程式汽车在2016年“昆仑润滑油”杯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成功通过车检后首次亮相赛场并顺利完成比赛。2018年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天津赛区竞赛“挑战组”一等奖、“8”字组二等奖,“S”组二等奖。

毕业生发展:本专业学生适应性强,就业面广。毕业生可在机械、汽车以及相关行业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技术中心从事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新能源汽车开发、车辆性能测试与实验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包括: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宇通集团、一汽丰田、华泰汽车、众泰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海马汽车等。本专业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本校以及外校硕士研究生,近两年除保送本校研究生外免试推荐至湖南大学3名,中南大学1名,北京交通大学1名。近五年,学生连续考取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迄今为止已有多名本专业学生赴美国、英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留学深造。每年考研及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的20%左右。